與你同行,靜待花開
——我的“四有”輔導員之路
交通與建造學院輔導員 閆會征
2020年擔任輔導員以來,我已陪伴一千余名學生走過他們大學階段的重要旅程。五載春秋,我始終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鞭策自己,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將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思想引領、心理健康、日常管理、就業幫扶的道路上,我用心耕耘,努力搭建一座與學生們之間的“連心橋”。有幸獲得學院“我最喜愛的輔導員”和“優秀輔導員”稱號,這既是對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一、以思想為舵,當好理想信念的引航人
作為一名身處思政教育前沿的輔導員,我深知理想信念是青年學子人生的總開關。我努力讓思政教育活起來、實起來,不僅停留在課堂宣講,更注重沉浸式體驗。我曾帶領學生們走進平津戰役紀念館,在歷史的現場感受信仰的力量;也邀請過老黨員講述崢嶸歲月里的故事,讓紅色的種子在同學們心中生根發芽。
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嘗試因材施教,制定分階段的思政引導方案。大一新生,重在價值觀塑造,通過入學教育和校規校紀學習,幫助他們扣好大學的第一粒扣子;大二學生,側重職業理想培育,我會邀請優秀校友回歸校園,分享他們的奮斗故事,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前行的動力;到了大三、則聚焦就業觀引導,開展就業育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我與社會需求,鼓勵他們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人生價值。
二、以關愛為橋,做好心理健康的守護者
大學階段是青年人心理成長的關鍵期,我愿做他們心靈旅程中的同行者。為了更好地勝任這份工作,我利用課余時間系統學習了心理學知識,逐步構建起“日常觀察+定期訪談+危機干預”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每周,我都會留出固定時間與學生們談心;每月,我們會圍繞“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壓力應對”等主題開展班會,營造積極互動的氛圍。
對于畢業生等特定群體,我會組織全員心理測評,并對篩查出需要關注的學生建立個人檔案,一人一策,同時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形成家校合力,進行持續跟蹤與支持,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以健康的心態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