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教育家精神融入“理論+實踐+思政”
人工智能學院教師 王立明
從教二十年來,我始終以“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為信念,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每一堂課、每一次實訓、每一次與學生的對話中,努力踐行“理論、實踐、思政”三維協同的教學路徑,陪伴一批批學生成長為既有扎實技能、又有職業情懷的新時代青年。

我堅信,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價值觀的引領。作為一名教師,我時刻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用真誠和尊重對待每一個學生,因為他們不僅是專業的學習者,更是一個個正在成長的、完整的“人”。在日常教學中,我注重將專業內容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引導學生樹立技術報國的理想,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

在物聯網應用技術這樣一個快速迭代的專業,我深知教學不能脫離實際。因此,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近年來,我投入2000余課時專項指導學生備戰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構建“崗課賽證”融通培養機制,和學生一起鉆研技術、打磨方案、反復演練。令我欣慰的是,我們不僅多次斬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天津市一等獎等榮譽,更讓我驕傲的是,許多學生憑借大賽成績推免進入本科深造,他們的成長,是我堅持的最大動力。我也因此多次榮獲“天津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專業的國際化是新時代職教人的新使命。作為“魯班工坊”建設相關專業的教師,我也承擔起留學生教學與競賽指導工作。2022年,我指導的留學生Thommy(朱富有)同學榮獲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金獎,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技術無國界、教育共夢想的力量。這也為我院的國際教學能力寫下了生動注腳。
教學相長,是我這些年最真切的體會。面對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我不敢有絲毫懈怠,持續學習新技術、新標準,考取“1+X”物聯網應用開發培訓專家及考評員證書,參與“物聯網國際化專業課程標準開發”等市級項目,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服務專業建設。
回首二十年,我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有日復一日地堅守和一屆屆學生的信任。我指導的學生在“互聯網+”大賽中多次獲得天津市二、三等獎,但比獎項更珍貴的,是看到他們逐漸自信、成熟、勇于擔當。我始終相信,教育是一場溫暖的陪伴,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未來,我仍愿以教育家精神為燈塔,持續深化“三教改革”,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道路上踏實前行,陪伴更多年輕人技能成才、人生出彩——因為他們的光,正是我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