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為燈,照亮學生前行之路
化工與環境學院 婁紹霞
在高職教育這片沃土上,我已耕耘了二十余年?;赝哌^的路,回想與學生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一個個與其并肩成長的平凡故事。被評為“學生最喜愛的任課教師”,對我而言既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更是一份溫暖的肯定。這份喜愛不僅是對過往教學工作的高度認可,更是激勵我在高職教育這條路上不斷奮進的強大動力,同時也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以“真技能”打底,讓課堂接得住“職業期待”
高職教育連接著產業與人才,我們的每一堂課、每一次實訓指導,都關系著學生未來能否學好知識和技能,將來是否可以在崗位上站穩腳跟、實現價值。我始終覺得,要被學生喜愛,首先得課堂“有料”。 在我們高職教學中,“課堂有料” 不是簡單的知識點堆砌,而是要讓學生既能學到扎實的專業技能,又能感受到知識與崗位、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以我在設計課堂時始終圍繞 “實用、有趣、能落地” 的原則,希望每一堂課都能成為學生技能成長的 “加油站”。
高職學生生源結構多元,既有中職升學的學生,也有普高畢業的學生,知識基礎、技能水平、學習能力差異較大,備課與教學的難度也顯著提升。為了能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真技能,我改變教學方法,設計多種 “學生主導” 的教學環節,如項目驅動、情景模擬及技能PK等,盡量讓課堂 “動起來”,鍛煉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能力,使其不僅掌握技能,并學會思考和協作。
在學生眼中,老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理論知識,在實訓室游刃有余演示操作,仿佛永遠精力充沛、從容不迫。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每一堂看似流暢的課背后,都藏著數不清的辛酸與付出——是深夜燈光下的反復打磨,是面對學生困境時的心力交瘁。
二、用真心換真心,贏得學生的喜愛與尊重
我始終相信,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認真備課講課是高職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很多人認為備課就是 “照著教材劃重點”,實際上卻是一場需要兼顧 “理論深度、實操可行性、學生接受度” 的復雜工程。為了讓一堂課既符合行業標準,又能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聽懂學會,老師們常常要在備課上花費數倍于課堂的時間。當我們在課上熟練自如的講解知識時,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對課堂的尊重,對他們的責任感。我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上完大學后能在品德、學習及能力上都有提升,能有一個更好的將來。課堂上我會嚴格要求學生,做得好時會給予鼓勵,做的不好就會及時指正。我們的真心藏在“不放棄每一個” 的堅持里,藏在 “把學生當朋友” 的包容里,藏在 “放大閃光點” 的鼓勵里,藏在 “為未來鋪路” 的行動里。對高職教師而言,這份真心,既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也是對學生成長的責任。當真心被學生感受到,就會變成他們成長路上的光,照亮他們從校園走向職場的每一步,讓他們不僅學到技能,更能帶著溫暖與信心,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三、以賽促學,以導賦能
除了日常教學,我還積極投身于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技能競賽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試金石,更是他們展示自我的大舞臺。我帶的學生獲得過行業賽一等獎,國賽二等獎,市賽一、二等獎,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后,是學生和指導教師的共同努力和辛勤的付出。
在實踐操作訓練中,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室和實訓基地,模擬比賽場景,讓學生們進行反復練習,要求學生們熟練掌握各種技能點及相關儀器的使用方法,能夠準確分析和處理數據,引導學生們從實際案例出發,運用所學知識,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并反復演練,針對演練效果不斷對細節進行修改。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讓他們在訓練中明確各自的分工,學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當學生們在賽場上沉著冷靜、熟練地展示技能時,我們真的很欣慰,當他們走上領獎臺時,我們比自己獲獎還激動。

未來,我仍會守著這份“教技能、傳匠心、伴成長”的初心,讓課堂更接“地氣”,讓陪伴更有“底氣”,做學生們職業路上最踏實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