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化工報社2025年通聯工作會議暨新聞業務培訓活動在江蘇泰興舉行,會上,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工會主席王蕾應邀作專題交流發言,分享了學院將千年鹽業、百年化工產業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課”建設的創新探索與實踐成果。
王蕾以“承千年鹽業智慧之根 鑄百年化工匠心之魂”為題,首先介紹了天津地區悠久的鹽業歷史和輝煌的百年化工發展歷程,以及學院依托渤化集團辦學的深厚背景。她詳細闡述了渤化集團的企業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及宣傳口號等核心文化理念,強調這些寶貴的產業文化資源是滋養思政教育的沃土。

作為渤化集團隸屬的職業院校,王蕾重點介紹了學院在推動產業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的系統做法:
1. 在戰略規劃上:錨定產業思政融合 擘畫育人新藍圖。學院將傳承弘揚鹽化產業文化納入整體戰略規劃,明確其在“大思政課”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為培養具有化工情懷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繪制清晰路徑。
2. 在創新突破上:探索多維融合路徑 打造育人特色樣板。積極探索多維融合模式。通過深入挖掘產業歷史中的思政元素、邀請勞模工匠進課堂、建設特色實踐基地、開發校本課程與教材、組織學生深入企業一線實踐等方式,將集團深厚的產業文化基因有機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各環節,打造具有鮮明化工行業特色的育人模式。
3. 在成果輻射上:深化時間成效轉化,釋放育人社會價值。產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實踐成效顯著,有效激發了學生投身化工事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顯著增強了專業認同感和行業歸屬感,百年化工文化得到有力傳承和弘揚。相關成果在校內外產生積極影響,為行業職業院校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渤海經驗”,釋放了良好的育人價值和社會效益。
王蕾的發言充分展現了學院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立足行業特色,深挖文化資源,創新思政教育模式,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熱愛并奉獻化工事業的時代新人所作出的積極探索。其經驗分享獲得了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