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學校積極響應天津市委組織部、市教委關于東西部協作和人才援疆工作部署。經學校黨委研究決定,選派人工智能學院骨干教師王麗媛作為天津市第十一批援疆專業技術人才,赴新疆和田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教育援建工作。
1月9日,學校召開援疆教師專題座談會。黨委副書記、院長花玉香指出,教育援疆是落實國家東西部協作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舉措,期望王麗媛老師能以智能技術為杠桿,巧妙融合“津門職教”的寶貴經驗與西部地區的迫切需求,特別是在人工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師資培養等領域開創新范式。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蕾高度評價援疆教師的政治擔當,從海河之濱到昆侖山下,王麗媛老師用行動詮釋“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國之大者”的胸懷,這既是個人成長的淬煉之旅,更是渤海精神在邊疆的生動傳承。


2月16日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洋溢著濃濃的援疆情誼,黨委教師工作部、人工智能學院負責人專程為王麗媛送行,送行老師細致入微地詢問行程籌備情況,并反復叮嚀囑咐:“既要當好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的‘播種者’,更要做好民族團結的‘連心橋’,期待將智能制造的‘天津方案’轉化為可復制的‘和田經驗’。”

“從楊柳青到胡楊林,變化的是地理坐標,不變的是育人初心。”王麗媛表示,將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專業優勢,把"魯班工坊"的國際化職教經驗與新疆特色產業相結合,為培養新時代邊疆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時,學校黨委也已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機制,切實解決教師家庭的實際困難,讓教師無后顧之憂。

在新時代教育援疆的征程上,學校始終堅持以職教之力服務國家戰略。此次援派既是落實“組團式”教育援疆的實踐,更是推動優質職教資源跨區域流動的重要舉措,將為促進民族團結、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新的智能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