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學院基礎教學部教師邢澤靜,按照“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學部署,積極利用外事辦搭建的微信教學平臺,開展對泰國留學生的強化HSK備考訓練教學。
在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精心選擇了電子生詞表、圖片、有聲課文等,力求達到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的全方位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制作了生動的速課,這種聲情并茂的教學形式便于學生對詞語的讀音和釋義形成牢固的認知和記憶。
在教學的實施階段,教師首先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充分利用教學資料的同時,盡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提問、討論、練習、答疑、課間欣賞中文歌曲等,同時規定課堂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必須使用漢語。學生在學習中增加了詞匯量,對語法有了正確的認識,而且還可以學以致用,實現了“備考”與“實用”的雙贏學習效果。
漢語課程不僅是教授語言,也是在傳播中國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授課內容,巧妙融入了相關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如教材中有一篇課文是《喝著茶聽京劇》,教師將中國的茶文化和京劇藝術等知識,通過視頻資料形象地展示給學生,然后進行適當講解。這樣的形式既增強了課程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
誰言萬里遙?師生不會因為國家不同而產生差距。網課架起了跨國課堂!前行的征途,我們攜手共進。
消息來源:基礎教學部